ENGLISH
設為首頁 網站地圖 移動群組 RSS
站內搜索:
 
 梁維燕 >> 返回頂端
梁維燕,男,中共黨員,1929年10月出生,1951年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哈電集團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曾兼任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成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常務理事。梁維燕長期從事大電機和水輪機製造工作,參與了我國第一台800kW立式水輪發電機組製造、參與了我國第一台3、6、10、12、15MW水電機組製造;任哈爾濱電機廠副總工藝師期間,主持了雲峰100MW水電機組工藝工作,獲國家質量銀獎;任工廠總工程師期間,主持了葛洲壩125MW水電機組研製工作,運行良好,榮獲國家質量金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主持引進型600MW汽輪發電機試製工作,獲得成功,榮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一等獎。主持突破劉家峽225MW水輪發電機定子線棒半導體防暈層電腐蝕技術關鍵,實現高壓定子線棒環氧玻璃雲母帶主絕緣和半導體防暈層一次模壓成型新工藝,無絕緣擊穿,保證發電機運行的可靠性。參加了三峽工程700MW水輪發電機組的論證與招標工作,主持國內科技攻關工作,為我國發電裝備製造技術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遲建福 >> 返回頂端
遲建福,男,中共黨員,1942年5月出生,1968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廠長、齊齊哈爾市市長、黑龍江省省長助理、省政協副主席。在擔任廠長期間,他提出“三大紀律”“五項否決”的管理舉措,狠抓依法治企、嚴格管理,造就了一支高素質、嚴紀律的幹部職工隊伍,建立了具有企業特色的嚴格管理的優秀企業文化,並保持至今。在他的正確領導下,哈爾濱鍋爐廠的管理及經濟效益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進入國內領先甚至世界一流行列,企業產值年均遞增34%、利潤年均遞增44%,創造了建廠以來的最高記錄,是當時全國機械行業平均水平的2.2倍,提前14年實現了到20世紀末翻兩番的目標。同時,他狠抓質量管控,企業產品質量在全國同行業質量檢查中,連續榮獲八連冠。在此期間,企業也先後榮獲包括國家一級企業、全國企業管理優秀獎(金馬獎)、國家質量獎、國家特級安全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企業等一係列幾乎當時所有的國家級最高榮譽。另外,他高度重視科技發展,積極推動哈爾濱鍋爐廠引進美國CE技術,並成功完成了600MW亞臨界控製循環鍋爐的設計製造任務,順利實現了企業主導產品結構由20萬千瓦為主,向30萬、60萬千瓦為主的戰略調整,推動哈爾濱鍋爐廠乃至我國電站鍋爐製造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陸燕蓀 >> 返回頂端
陸燕蓀,男,中共黨員,1933年12月出生,1954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總工程師、廠長,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總經理,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總工程師,機械電子部副部長,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在哈爾濱鍋爐廠工作了整整30年,親眼見證也親身經曆了哈爾濱鍋爐廠從一無所有到逐漸發展壯大的艱辛創業曆程。特別是在他任哈爾濱鍋爐廠總工程師、廠長期間,為企業鍋爐設計技術、製造技術、質量控製和標準化等方麵工作水平提升作出了巨大貢獻,參與領導了20萬千瓦電站鍋爐和重型石油化工容器等技術研製,推動見證了諸多國產首台中亞、高壓、超高壓以及亞臨界機組的誕生。1984年離開哈爾濱鍋爐廠後,陸燕蓀始終關心關注著企業的產品技術創新和科技發展情況,為企業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大量建設性意見和大力支持。陸燕蓀始終致力於電力設備製造行業的管理工作和企業的戰略管理,為我國機械工業宏觀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作為我國機電工程領域的泰鬥,他在企業的建設與發展,乃至我國工業體係的建立完善、機電行業的發展、學術科研、高校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麵均發揮了關鍵作用。
 
 梁彥德 >> 返回頂端
梁彥德,男,中共黨員,1932年出生,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哈爾濱鍋爐廠副廠長,哈爾濱市總工會主席、市委副書記、市政協副主席。1954年10月,梁彥德來到哈爾濱鍋爐廠工作,成為一名焊接工人。他勤奮好學,很快便掌握了鍋爐的焊接技術,先後參與了35t/h到670t/h等級的國產首台電站鍋爐的生產製造任務。在工作中,梁彥德積極鑽研焊接技術,熟練掌握了手工焊、自動焊、氣體保護焊等多種焊接技術及普通鋼材、合金鋼、不鏽鋼、有色金屬等材質的焊接工藝。梁彥德大膽進行焊接技術革新,先後完成了電弧氣刨、雙手焊接等幾十項技術革新,並成功試製出30餘種焊接工具和焊接設備,將勞動生產率足足提高了15倍之多。梁彥德發明的“電弧氣刨”代替了以往處理焊接缺陷時采用的風鏟,大大減少勞動量,被譽為焊工的“手術刀”。“梁氏電弧氣刨”被寫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該技術目前仍被廣泛應用於電站鍋爐、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梁彥德曾連續多年被評為機械工業部、省、市和廠勞動模範。1959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成為哈爾濱鍋爐廠曆史上第一位全國勞動模範,並光榮出席全國群英會,曾四次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黃毅誠 >> 返回頂端
黃毅誠,男,中共黨員,1926 年11月出生,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家能源部部長、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等職務。他13歲參加革命,1939年參加新四軍,1951年赴蘇聯進修,1954年回國。1956年9月任哈爾濱汽輪機廠總工程師,組織力量翻譯複製技術文件,特別是生產圖紙和工藝文件,並幫助工廠初期建設,先後製造成功首台2.5萬千瓦、5萬千瓦、10萬千瓦、20萬千瓦等級國產首台汽輪機。出任國家能源部部長期間,領導編製了能源工業“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綱要。“我吃革命飯長大,現在即使退了,可腦子還不糊塗,三十年基層經驗,二十年高層管理經驗,使我常常能夠看到國家能源發展的問題,我就要把它寫出來。”無論身處廟堂之高,亦或“江湖”之遠,黃毅誠從未間斷對祖國能源事業的關注和熱愛。黃毅誠做事行文,立足高遠,盡顯其能源泰鬥之大氣與宏觀。言及火電發展、能源規劃、節能降耗,黃毅誠的思維與文章定位盡顯一個“大”字。“要撿芝麻,但首先要抱西瓜”,這是黃毅誠常說的話。
 
 周伯藩 >> 返回頂端
周伯藩,男,中共黨員,1920年7月出生,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首任廠長,南京市委副書記,市政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周伯藩帶領老一輩哈汽人艱苦創業,在一片荒蕪的跑馬場上鋪展荒原創業的激情畫麵。把來自全國四麵八方的工人、技術人員、幹部組成一支學習汽輪機製造的勞動大軍。第一代哈爾濱汽輪機廠的領導們,大多沒有工業建設的經驗,但他們有忠於黨和人民的一顆心。在拓荒的艱苦工作中,當時的黨委要求,各級黨組織班子成員必須在職工中,當好“後勤隊長”,解決實際問題。以周伯藩為代表的各級領導沒有節假日,十幾年如一日,“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領導”。憑借著依靠群眾、尊重知識、甘當小學生,周伯藩贏得了職工的接受、認同和信任。作為拓荒者的先驅,周伯藩為哈爾濱汽輪機廠的建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徐大懋 >> 返回頂端
徐大懋,1935 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61年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哈電集團總工程師、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科技委副主任。徐大懋院士提出一係列新的設計概念和方法:如汽輪機長葉片氣動設計準則,最佳餘速分布,等轉速模化,長葉片分類法,供熱機組設計原則,"比焓差"法等,形成了先進的設計體係;在引進型300MW和600MW汽輪機的國產化和優化過程中,解決了600MW汽輪機因推力過大而不能滿發的難題,性能超過了引進技術;降低火電煤耗的汽機改造成果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主持開發的兩排汽210MW汽輪機開拓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在國內全麵替代了老產品,出口巴基斯坦的210MW汽輪機完全達到國際水平。
 
 沈從龍 >> 返回頂端
沈從龍,男,民盟盟員,1913年10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副總工程師、哈爾濱市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1950年代初期,沈從龍作為哈爾濱電機廠設計主任工程師,組織領導了我國電機製造骨幹企業哈爾濱電機廠的建廠設計工作,為電機廠建設勾劃了水電、汽發等生產車間的藍圖,為電機廠能夠批量生產大容量水、火電機組奠定了基礎。沈從龍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20多年間,組織10萬千瓦、22.5萬千瓦、30萬千瓦等水輪發電機組和5萬千瓦、10萬千瓦、20萬千瓦等大型汽輪發電機的研製和工廠重大技術改造,參加全國《電機工程手冊》的編輯,為哈爾濱電機廠的建設和發展,為全國電力工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他對工作認真負責,經常用“已知夕陽晚,無鞭蹄自行”的詩句,督促和勉勵自已。在年近古稀時,他為發展中國電機製造工業,又去聯邦德國、法國、美國、瑞士等國家進行學術考察,積極組織了6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從美國西屋公司技術引進工作,並試製成功。沈從龍為推動中國電機工業發展和建設大型電機製造廠,培養造就科研、設計、工藝製造等各類專門人才,提高企業管理等方麵作出了重大貢獻。
 
 俞炳元 >> 返回頂端
俞炳元,男,群眾,1915年5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俞炳元是我國水輪機設計研究方麵的奠基人之一,在水輪機製造技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建廠初期,俞炳元帶領哈爾濱電機廠技術人員,設計了中國第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輪機,之後他親自參與設計了3000千瓦到22.5萬千瓦水輪機。先後主持了官廳、新安江、雲峰、青銅峽、劉家峽等電站水輪機的設計工作,使中國水輪機製造業由小到大,從仿製走上獨立開發的階段。在雲峰電站建設中他堅持標準,一絲不苟,終於設計製造出質量超過蘇製的水輪機。1960年代初,他提議建立水輪機水力試驗室,1963年我國第一座工業生產用水輪機試驗基地投入運行,為工廠研製混流式、軸流轉槳式、衝擊式、斜流式和貫流式等各種類型的水輪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德楠 >> 返回頂端
張德楠,男,中共黨員,1941年10月出生,曾任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哈爾濱市副市長、哈爾濱電機廠廠長。張德楠在擔任三門峽水輪機副主任設計期間,與工人師傅在工地一幹就是幾個月。他常年四處奔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地現場服務中。在葛洲壩工程建設中,他作為電機廠副總工程師和廠長親自領導、指揮這個項目。1971年工程開始施工,最終到1988年工廠承擔了葛洲壩機組21台機組中的13台直徑10.2米、5葉片的12.5兆瓦機組。憑借自力更生的拚搏精神,葛洲壩125MW機組研製成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質量金獎,這是我國發電設備獲得的第一塊金質獎章。擔任廠長期間,完成了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的轉變。企業經濟技術指標有突破性的提高。試製成功國內第一台600兆瓦汽輪發電機、2050軋鋼直流電機,完成了與國外合作的寶鋼工程的配套電機。工廠上繳利稅以每年22%的速度持續增長。在全市開展的廠長、經理“開拓杯”競賽活動中,曾連續5屆獲得“開拓杯”競賽金杯獎,1988年被評為市勞動模範。他親自參與、組織葛洲壩、三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哈爾濱電機廠乃至我國水電技術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的張德楠親自統籌領導了三峽大型機組設備建設,支持包括哈電在內的國內發電裝備製造企業參與三峽工程建設,成功實現了左岸的引進學習,到右岸的自主創新。
 
 
 崔健 >> 返回頂端
崔健,男,中共黨員,1918年出生,1954年1月任哈爾濱鍋爐廠籌備處主任、臨時黨委書記,1954年6月任哈爾濱鍋爐廠首任廠長,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建設百廢待興,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僅為185萬千瓦,遠遠滿足不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黨中央決定,勢必要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中壓鍋爐廠。1954年6月4日,哈爾濱鍋爐廠破土動工,崔健等廠領導帶領老一輩創業者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邊建設、邊試驗、邊投產,白天奮戰,晚上還要挑燈夜戰。可謂是寧願自己千般苦,要為祖國添光輝。在設備能力與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多項在當時的條件下難以完成的任務。1957年,哈爾濱鍋爐廠一期工程竣工投產,並成功製造出國產首台35t/h、75t/h、130t/h中壓鍋爐,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電站鍋爐的曆史。
 
 李文健 >> 返回頂端
李文健,男,中共黨員,1945年10月出生,1968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文健具有淵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是國內鍋爐行業技術帶頭人之一。他緊跟世界最新火電技術的發展方向,積極開發適應我國國情與市場需求的最新鍋爐產品,在鍋爐設計、工藝檢驗、質量管理等方麵取得了重大成就,為公司及行業的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組織領導並親自參加國內首台平圩電廠60萬千瓦鍋爐、國內首台35萬千瓦鍋爐等一係列國家級重大新產品的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同時參與並組織實施了多項國家“九五”重點技術攻關項目以及國家“863”計劃課題,實現了火電燃燒技術、大型石化設備、清潔燃燒技術等領域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適應我國國情要求的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姚紀恒 >> 返回頂端
姚紀恒,男,中共黨員,1940年8月出生,1964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姚紀恒是我國鍋爐行業非標準設備設計及鍋爐行業技術改造領域公認的知名專家,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讓他在國內及國際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為了適應鍋爐產品由仿製蘇聯35T/H中壓鍋爐轉變為50MW~200MW高壓和超高壓鍋爐,他對原蘇聯製造工藝和設備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和創造,完成了國內首條程序控製雙麵雙R鍋爐省煤器自動線、過熱器生產線和屏式過熱器的生產線,使蛇形管製造由手工生產變為自動線生產。80年代在引進美國CE公司鍋爐製造技術中,參加和領導了多項鍋爐製造專用設備的設計和製造,順利完成600MW亞臨界考核機組的製造,使哈爾濱鍋爐廠的製造技術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該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華洪淵 >> 返回頂端
華洪淵,男,群眾,1934年出生,1954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鍋爐設計開發處室主任。華洪淵是鍋爐公司大容量電站鍋爐技術的奠基人,是國內外知名行業專家,為鍋爐公司技術發展和鍋爐行業科技進步傾注了畢生精力,被譽為“鍋爐泰鬥”。上世紀80年代,他被委以重任,先後兩次前往美國GE公司開展亞臨界鍋爐技術引進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亞臨界鍋爐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再創新,成功開發出國產首台600MW亞臨界鍋爐和鍋爐公司首批300MW亞臨界鍋爐。90年代後,他著手開展600MW超臨界鍋爐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自主完成了熱力計算、水動力計算、壁溫計算,編製出600MW垂直管圈水冷壁超臨界鍋爐的設計方案,成為鍋爐公司研發超臨界鍋爐技術的先驅。進入新世紀,年逾七旬的華洪淵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參與並指導年輕同誌攻克了一係列大容量高參數電站鍋爐關鍵技術難題,自主開發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等多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首台電站鍋爐,推動鍋爐公司成功實現大容量高參數電站鍋爐技術研發的自主化。
 
 朱家駒 >> 返回頂端
朱家駒,男,群眾,1934年10月出生,1955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建廠初期參加國內首台5 MW機組和高壓10 MW機組的開發設計,1960年代在總結25 MW、50MW機組熱力性能試驗結果基礎上,提出節流調節改為噴嘴調節的方式,提高機組效率,並在後來的機組上使用。朱家駒總結前蘇聯引進技術和投運機組經驗,組織和參與編寫全套熱力設計手冊,為規範機組設計和培養專業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1970年代參加並組織國內首次生產出口朝鮮50MW雙軸式汽輪機的設計,提出抽汽式汽輪機熱力設計、機組推力等主要關鍵項目的設計和計算方法,皆在該機組上得到應用,並為工廠1980年代不同抽汽機組大量進入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1979年,他代表公司參加機械部組織的大型火電技術考察團赴美國、瑞士等國家進行考察。1981年擔任引進西屋公司600MW汽輪機機組主任設計師,負責組織技術文件、圖紙翻譯轉化工作,協調與用戶簽訂技術協議和電力設計院接口工作,機組於85年生產完成,89年正式投運。1991年獲得黑龍江省機械局頒發的“七五”期間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先進個人。1993年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吳愛中 >> 返回頂端
吳愛中,男,中共黨員,1935年11月出生,1961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任國家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縣域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哈爾濱透平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吳愛中早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外語學院、畢業於蘇聯國立莫斯科包曼工業大學,後獲該校碩士學位,參加工作後入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進修。 1965年主持設計製造了中國第一台機車燃氣輪機。1969年,承擔設計製造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主動力裝置的艱巨任務,並圓滿完成任務,吳愛中也因此獲得國家科技特等獎。 文革時期,毛主席親筆簽名的《特別公函》送達哈爾濱汽輪機廠,要求對軍工專家吳愛中特別保護,吳愛中因此躲過了被批鬥的命運。當時,企業生產處於半癱瘓狀態,吳愛中每天吃住在車間工地現場,落實每一個技術細節,設計製造了中國第一個船機試驗台。 吳愛中用畢生的心血和智慧,鑄就了中國海軍的強大動力,吳愛中的名字和他設計的動力裝置一起,載入了中國海軍史冊。 
 
 劉義明 >> 返回頂端
劉義明,男,中共黨員,1954年5月出生,1971年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數控車工。劉義明紮根一線30多年,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藝完成了200多根汽輪機轉子的加工任務,每根轉子機加尺寸300多個,在60000多個機加尺寸堆積而成的數據裏,他的產品合格率達100%,優質品率達98%以上,是聞名業內的“轉子大王”。他創造了常規火電亞臨界60萬千瓦汽輪機低壓轉子15天和核電65萬千瓦汽輪機低壓轉子10天的加工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被美國西屋公司首席執行官譽為“王牌工人”。作為一名產業工人,他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曾代表全國幾千萬產業工人,為國家“十一五”規劃起草建言獻策,先後得到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曲大莊 >> 返回頂端
曲大莊,男,中共黨員,1957年3月出生,1973年5月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哈電集團副總經理。2002年,曲大莊就任汽輪機公司董事長,通過與三菱公司談判,在爭取到聯合投標的同時,成功拿到了60萬等級超臨界機組的核心技術。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他堅持“人是企業的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地激發每一名職工的潛能;他全力推進結構調整和機構重組,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他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發展思路,積極實施科技領先發展戰略,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產品乃至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他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初步構築起全球化采購、國際化協作的新框架;他推行全員營銷的先進理念,將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對用戶講信譽,樹形象,使公司的生產經營形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在他的領導下,汽輪機公司實現三年利潤增漲18倍,使企業魔幻般地從低穀走向繁榮。
 
 吳天霖 >> 返回頂端
吳天霖,男,群眾,1916年11月出生,1952年調入哈爾濱電機廠工作,曾任哈爾濱電機廠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吳天霖早年曾赴美國西屋公司實習水輪發電機的設計和製造,1950年回國後組織設計了我國第一台800千瓦水輪發電機。由於當時我國沒有經驗,吳天霖組織技術人員分析參考他從美國帶回的資料,畫結構方案,還親自參加一些試驗。在他和廣大職工的努力下,終於使我國第一台800千瓦水輪發電機研製成功,安裝後一次啟動成功。1952年,吳天霖調到哈爾濱電機廠後,又主持設計了3000千瓦、6000千瓦、1萬千瓦及7.25萬千瓦、10萬千瓦、22.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為工廠生產更大容量的水輪發電機打下了基礎。吳天霖把提高產品質量常掛心頭。組織加工推力軸承鏡板時,他嚴格要求,經過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努力,終於使鏡板光潔度達到或超過了國外水平。1950年代初期,吳天霖領導的水輪發電機設計組人員較少。為了迅速提高大家設計工作能力,他放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和實踐,諸如電磁設計、結構設計等設計工作。通過工作中的培養和實踐,他所領導下的技術人員都很快具備了獨立承擔新產品開發的主任設計員的能力,為工廠和我國大、中型水電設備的研製培養了一批技術力量。
 
 盛樹仁 >> 返回頂端
盛樹仁,男,中共黨員,1940年2月出生,1963年參加工作,1994年公司股改後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任董事長、總經理。作為原全國發電機標委會主任委員,原水電學會抽水蓄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原國家發改委抽水蓄能引進技術專家組副組長,盛樹仁是我國最早研究抽水蓄能技術的專家之一,參與組織領導了寶泉、惠州、白蓮河三座抽水蓄能電站機組“打捆招標”中的技術引進和吸收轉化,為我國打破國外壟斷,逐步實現抽水蓄能電站機組研製自主化,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作出了重大貢獻。作為電機公司長江三峽左岸首台700兆瓦機組試製總指揮,組織領導了前期科研開發,規劃實施了企業大規模技術改造,優選了左岸最佳的合作外商,促成了電機公司與世界先進廠家在三峽左岸水輪發電機組產品設計開發和企業管理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推進從分包商向獨立承包商的重大轉變,為我國混流式巨型機組設計製造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白楊 >> 返回頂端
白楊,男,中共黨員,出生年月不詳,曾任哈爾濱電機廠首任廠長,後曆任東北電工局秘書長、國務院上海經濟區副主任。朝鮮戰爭爆發後,為保護新中國的重工業,1950年,時任東北電工五廠廠長的白楊臨危受命,擔任電工係統工廠搬遷工作組組長。帶領7人來到哈爾濱,負責指揮搬遷和建廠工作。他一邊組織地質勘探,一邊進行工廠設計,一邊準備開工建設。他帶領職工頂風冒雪、對抗嚴寒,晝夜奮戰在工地上,憑借撬杠、抱杆、滾杠等簡單工具,人拉肩扛運輸安裝設備器材。在他的指揮下,僅用一年時間首個大電機廠房便建立起來,並迅速投入生產。作為哈爾濱電機廠首任廠長和奠基人,白楊為建設中國大型電機製造工廠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麟悟 >> 返回頂端
張麟悟,男,群眾,1934年3月出生,1953年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哈爾濱電機廠大電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麟悟始終從事水輪機強度計算科研工作,是我國水輪機強度計算軟件的奠基人。他敢於向新技術挑戰,先後編製出適應水輪機強度計算的水輪機主軸強度有限元法計算、準三元流場計算等10多項軟件程序。這些程序的編製成功是我國水輪機行業創造性的突破,不僅在科研、設計和生產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為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輪機強度研究軟件奠定了基礎,其中一些具有重大技術價值的科研項目填補了國家空白。上世紀70年代初期,他作為水輪機強度計算工程師,參與葛洲壩機組的建設工作,克服諸多困難,日夜奮戰,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成功開發軸係臨界轉速的計算程序、頂蓋SAP計算的處理程序,使水輪機設計數據的效率和精度顯著提高,為葛洲壩機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提供了精確可靠的數據支撐。他舍小家、顧大家,在事業和家庭的天平上,他加重了前者的砝碼。他13歲的大兒子患病毒性腦炎住院40天以後,在工地現場調試程序的張麟悟才回到家中,最終孩子病逝,他也因為出差沒能見上最後一麵。
 
 吳新潤 >> 返回頂端
吳新潤,男,中共黨員,1934年9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新潤是我國水輪機領域著名專家,1959年3月到哈爾濱電機廠工作,主持我國60年代一些大型水輪機通流部件的開發,研究成果應用於青銅峽36MW機組及葛洲壩170MW機組;主持了葛洲壩水輪機通流部件的開發,其中五葉片轉槳式轉輪試驗研究的成果成功地應用於葛洲壩125MW機組,該機組榮獲國家質量金獎,整個葛洲壩工程榮獲國家技術進步特等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了國內第一座高水頭水輪機水力試驗台的建設,1984年建成並通過國家鑒定正式投運,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水輪機行業的裏程碑;主持了一係列重大水輪機產品的設計和製造,成功地應用於多個水電機組,其中水口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高水頭轉漿式水輪機,被評為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郭宇 >> 返回頂端
郭宇,男,中共黨員,1967年12月出生,1989年參加工作,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他在國際電力市場開發、國際電力工程總承包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和商務知識,參與管理、建設哈電集團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型電站交鑰匙工程,對國際電力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有著深入的見解。從業三十餘年來,作為哈電集團國際產業壯大發展的領軍人物,郭宇始終深耕於哈電集團電力裝備“走出去”、海外電力項目建設領域,見證了中國電力光耀世界的偉大進程。郭宇帶領哈電集團國際公司依靠集團自主產品與製造技術的強大依托,不斷擴大國際業務範圍和市場觸角,相繼簽約執行了中國海外線路最長的輸變電項目、中國出口的第一個聯合循環電站、中國首個海外總裝機容量最大的H級聯合循環電站、中國在中東地區投資承建的首個清潔燃煤電站。在郭宇的領導下,哈電集團國際板塊在“十三五”期間連續兩年突破百億營收規模,多年來榮膺ENR全球最大國際電力總承包商榜單百強,2017年實現了排名第67位的最好成績。
 
 
 陳潤年 >> 返回頂端
陳潤年,男,中共黨員,1966年7月出生,1988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中央研究院、哈電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院長助理。陳潤年長期從事電動機產品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現為全國大型發電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大型發電機專業工作組成員,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大型發電機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他首次提出並編製了《變頻器供電大型同步電動機設計與應用指南》國家標準;組織並完成了國家863項目潮汐能永磁發電機等幾十個項目開發與應用;主持了國防科工委立項課題《高安靜、高效率大功率永磁電動機係統研究》中永磁電動機的研發與製造,獲得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作為負責人主持了重點項目所用的全世界第二大80MW變頻調速同步電動機研發設計與製造;作為聘請專家多次參加國防科工委、能源局等單位組織的國家重點工程技術方案論證與評審工作。
 
 杜連慶 >> 返回頂端
杜連慶,男,中共黨員,1965年8月出生,1988年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電站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在汽輪機公司工作期間,他主持設計研發平台建設工作,為自主化平台建設作出突出貢獻;主持完成一批重大項目,在科研和產品開發過程中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2006年獲國家發改委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重要貢獻個人;作為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300MW直接空冷汽輪機研製》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電站服務事業部工作期間,他帶領工作團隊勇於攻堅克難,不斷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通過廣泛收集市場信息,積極進行產品推介,深入與業主交流,有效遏製了競爭對手咄咄逼人的態勢,較好地守住了通流改造等大型電站改造陣地,相繼簽訂平頂山、沁北、泰州等百萬機組流改造項目及呂四港、烏沙山、康平、潮州等600MW通流改造項目,實現事業部訂貨額逐年提升。
 
 祁靜 >> 返回頂端
祁靜,女,中共黨員,1972年10月出生,1993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燃機事業部首席燃機工程師。祁靜主要承擔引進的重型燃機製造技術吸收轉化、燃機輔助設備國產化設計和國產化製造技術支持以及國內燃機聯合循環項目技術投標和技術準備工作。在美國GE公司技術人員逐步退出對中國燃機項目的支持後,她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獨立完成了國內9FA重型燃機項目投標技術文件編製、投標技術澄清、項目合同技術談判工作;自主完成了國內首台製造總裝的9FA燃機主輔機技術文件準備及9FA燃機支持軸承的國產化設計,為9FA燃機國產化製造總裝工作的全麵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為公司燃機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9FB、9HA燃機進入中國市場後,她及時掌握、消化、吸收燃機技術信息,為9FB、9HA燃機市場開發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獲得的23台套9FB燃機及聯合循環機組訂單和4台套9HA燃機及聯合循環機組訂單均有她的重要貢獻。
 
 夏良偉 >> 返回頂端
夏良偉,男,中共黨員,1970年11月出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夏良偉一直致力於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及汙染物控製技術的開發及應用,組織開發了多台國內外首台電站鍋爐及多項汙染物協同控製技術。自主研製出世界參數最高、最先進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鍋爐,標誌著我國火力發電裝備製造業成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自主研製出300~1100MW等級大容量高參數褐煤鍋爐係列產品,替代了進口,實現了出口,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自主開發出國內首個燃煤耦合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在國家首台示範項目大唐長山電廠實現應用,成為該領域的“引領者”,為生物質高效清潔燃用開辟了新思路;自主研製的620℃等級二次再熱超超臨界鍋爐,蒸汽參數為國際最高、節能減排優勢最為顯著;攻克褐煤、準東煤燃燒鍋爐世界性技術難題,使我國儲量豐富的劣質煤資源變廢為寶,足以滿足國內火電用煤100年的燃用需求。
 
 林有盛 >> 返回頂端
林有盛,男,中共黨員,1943年出生,1958年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工藝處副處長。林有盛焊接技術高超,是名揚四海的“全國焊接狀元”,取得了國際權威的德國DVS培訓中心頒發的高級焊工和焊工教師證書,是國際公認的高級焊接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對焊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林有盛一麵抓緊時間鑽研理論知識,一麵苦練基本功,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傅學習請教,與同事共同切磋焊接技藝,使自己的焊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1980年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手工焊比賽中力挫群雄,一舉奪取了全國焊接狀元桂冠。他應邀到廣東、廣西、湖南、內蒙、遼寧等地擔任培訓教師,毫不保留地把技術傳授給他人,先後為國家培養了650多名中、高級電焊工。30餘年的職業生涯裏,經他焊接的高溫高壓焊縫總長度超過200公裏。
 
 李家鼇 >> 返回頂端
李家鼇,男,群眾,1941年8月出生,1964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質量管理部高級工程師。李家鼇1964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核物理係,從事無損探傷技術工作30餘年,曾擔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檢驗協會超聲檢測資格證考核組組長,在全國無損檢測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具有全麵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檢測經驗,熟悉國內外超聲檢測專業標準、工藝和設備,且在理論研究、實際應用和技術管理方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大膽創新,首先在國內開展無損檢測人員培訓與考核, 1982年被推薦為國家首批超聲檢測高級人員,參加編寫了國家焊接無損檢測標準,榮獲國家標準化科技進步獎。他還參加編寫首版《超聲波探傷》全國統一教材,以及無損檢測人員考核習題集,為全國焊接和軍工行業培訓了大批無損檢測人員。
 
 袁啟鴻 >> 返回頂端
袁啟鴻,男,中共黨員,1948年1月出生,曾任哈動股份董事、副總經理,鍋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袁啟鴻曾擔任哈電集團股改辦副主任,負責重組、法律和招股工作,為快速推動哈動股份上市發揮了重要作用。擔任鍋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他提出了改製改革工作方案,加快實施企業內部改革,著力解決傳統國企麵臨的產權不明晰、企業包袱沉重、機製不靈活以及管理不科學等各類問題。特別是在企業內部全麵推行機構改革、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用工製度改革和分配製度改革,為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水平、逐步推動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發展需要的現代企業製度奠定了基礎。
 
 錢庚生 >> 返回頂端
錢庚生,男,中共黨員,1935年4月出生,1954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副總工程師。錢庚生大學畢業來到哈爾濱鍋爐廠,在這片黑土地上連續奮鬥44載,為鍋爐公司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係奉獻了一腔熱血。多年來,他帶領團隊為公司完成多項認證工作,獲取多項國家榮譽。1986年,按照公司決策部署,深入推行全麵質量管理工作,他結合消化吸收美國CE技術、ASME學會質量控製技術,成功組織鍋爐公司取得ASME製造許可證取證工作,幫助公司成為鍋爐行業中第一家取得ASME製造許可證和鋼印的企業,提高了鍋爐公司在國內外的聲譽和競爭力。1989年,為貫徹執行GB/T103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國家標準,他組織編製了公司第五版《質量保證手冊》;為貫徹執行ISO9000係列標準,他又成功組織ISO質量體係認證工作,建立健全了鍋爐公司質量保證體係。
 
 楊仲明 >> 返回頂端
楊仲明,男,中共黨員,1948年5月出生,1975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楊仲明曾任國家科技進步獎動力與電氣學組評委,具有很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在鍋爐研發、調試等方麵取得了重大成績。他多年來組織領導並參加了多項國內首台國家級重大新產品的開發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參加設計的燃用無煙煤HG-670/13.7-10型鍋爐,獲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參加的燃用無煙煤HG-670/13.7-10型鍋爐,獲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研發的大型鍋爐燃燒室三維輻射傳熱模型及在燃燒室全數值模擬中的應用,榮獲電力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專業負責人,參加長山油改煤工程410t/h油改煤鍋爐設計及調試工作,該項目獲得國家級新產品獎、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最為重要的是他參與研發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走完了發達國家十幾年走完的路程,以優於國家排放標準、節能降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之最,榮獲了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陳良善 >> 返回頂端
陳良善,男,中共黨員,1941年11月出生,1965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質量管理部探傷技術組組長。陳良善從事無損探傷工作30餘年,他技術業務嚴謹,工作能力強,曾擔任國家標準《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87)及《使用說明》的主筆之一;負責研究美國ASME法規和IS0-9001中的射線探傷部分,完成“焊接三通無損檢驗”“無損檢測規程係列化研究”等重要課題;主編《300MW鍋爐射線探傷規程》《典型焊接缺陷底片評定分析》,負責編製《工業電視檢驗人員考核規程》,負責編製審核射線探傷工藝和檢驗規程,在300MW鍋爐、渭河容器及巴基斯坦餘熱爐生產製造中,負責組織解決檢驗中遇到的各類技術難題。他堅持帶領年輕工程技術人員學習ASME法規、美國NDT習題集等英文原著,為提高公司NDT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作出了突出貢獻。
 
 宋寶軍 >> 返回頂端
宋寶軍,男,中共黨員,1977年2月出生,200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設計中心總經理。宋寶軍從事鍋爐產品設計工作近20年,從一名普通設計員逐漸成長為公司領軍人才、哈電集團技術專家。他主導研發了350MW超臨界準東煤鍋爐,運行後實現了燃用90%以上準東煤的重大突破。後又帶領團隊開發出600MW以上超(超)臨界準東煤鍋爐,“燃用準東煤超(超)臨界鍋爐研製及工程應用示範項目”獲得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他帶領創新工作室完成二次再熱機組的設計攻關,2015年實現了國內首台660MW等級二次再熱安源機組和世界最高參數1000MW等級二次再熱萊蕪機組的順利投運,樹立了世界二次再熱機組最先進的標杆。從2017年開始,為助力公司產品向中小機組和新產業機組轉型他主抓中小機組的設計降本工作,牽頭開展了多項優化設計,實現中小機組煤粉鍋爐成本降低10%以上。
 
 唐卉 >> 返回頂端
唐卉,女,中共黨員,1970年12月出生,1992年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工程設計中心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唐卉從事電站輔機、石化容器、核電等領域壓力容器產品設計研發29年,帶領技術團隊開發完成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配套50MW-1000MW火電輔機產品,開發完成國內首台核電機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壓加熱器、除氧器等產品,完成國內首台大型煤化工全熱回收流程輻射廢鍋、對流廢鍋等產品開發;帶領技術團隊規劃並開展超臨界CO2發電、氫能、儲能、CO2捕集與利用等新產業研發,助力鍋爐公司轉型升級發展。作為基層黨支部書記,她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把技術工作思維方法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2018年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第一批命名的“中央企業基層示範黨支部”,先後兩次獲得“省國資委係統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個人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舒裕 >> 返回頂端
舒裕,男,中共黨員,1968年5月出生,1988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工藝實驗室首席技師、培訓教師。舒裕是鍋爐公司著名的技術大王和電焊專家,曾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受到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親切接見。他在工藝技術創新方麵成果卓著,以其名字命名的“舒裕-密排管高效焊接法”創立了行業內領先的“大熔深、低飛濺、脈衝CO2氣體保護焊”技術,成倍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多次在電廠搶修中彰顯其高超技藝,曾在某核電廠的搶險中,針對厚板結構焊縫微裂紋問題設計焊接工藝和熱處理方案,並親自焊接成功。作為鍋爐公司新材料、新結構、新焊材工藝評定方麵的專家組成員,他多次負責重大項目的焊接試驗、評定、焊接工藝試驗、焊工培訓及焊接技術指導。作為焊接教師,他在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方麵作出突出貢獻,被稱為鍋爐公司焊工“總教頭”,培養出的徒弟多人在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中奪魁。
 
 張秋鴻 >> 返回頂端
張秋鴻,男,中共黨員,1960年2月出生,1982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哈電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哈電集團首席技術專家。他長期從事大型火電汽輪機、核電汽輪機、燃氣輪機及新能源發電設備的設計開發工作,曾獲“黑龍江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發展完善了彎扭葉片理論體係及設計技術並取得成功應用,使我國汽輪機裝備長期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研製並應用了係列彎扭葉片,全麵解決了有效提高彎扭葉片在不同工作參數下效率的關鍵設計難題;在國內首次研製並應用了大型直接空冷機組,填補了電力裝備的空白,使我國直接空冷機組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我國在1000MW超超臨界空冷機組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推動了空冷技術的發展,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解決了防侵蝕工藝、去濕技術和轉子飛裂安全分析等關鍵技術問題,完成了650MW核電汽輪機的研製工作,填補了我國核電汽輪機的空白;完成大型機組的通流優化,為我國大型汽輪機高效升級改造起到了典型的工程示範作用。
 
 顧祖慰 >> 返回頂端
顧祖慰,男,中共黨員,1934年出生,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副總工藝師。顧祖慰長期從事汽輪機製造工作,特別擅長新型刀具的研製、開發和推廣,品種覆蓋全廠車、銑、鑽、鏜等各類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曾任中國刀具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刀具協會副理事長,哈爾濱市生產工程學會副理事長。50多年工作中,他帶領團隊在高效刀具開發上不斷創新突破,“重型刀具及刀具係統”“汽輪機冷凝器管板高速鉸孔”“重型可轉位車刀合理槽型和結構研究”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獲國家專利7項;主編或參與編撰《重型切削實用手冊》、《金屬切削簡明手冊》、《刀具設計手冊》、《鋇代汽輪機製造刀具便用手冊》、《刀具選編》。在退休返聘後,他繼續帶領年輕技術人員進行刀具創新、降本增效、解決加工難題,還結合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編寫了3本刀具應用方麵的實用手冊。
 
 林公舒 >> 返回頂端
林公舒,男,中共黨員,1935年11月出生,1959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副總設計師。林公舒是新中國燃氣輪機設計專家,1959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分配到哈爾濱汽輪機廠開始從事燃氣輪機設計工作。70年代,汽輪機廠開始著手4000馬力燃氣輪機車主機和4500馬力燃氣輪機的設計,他作為技術負責人參與了研製全過程,並參加了全部試車。他1994年入選國家科委IGCC項目部級專家組,1995年入選國內首台PFBC發電設備可行性專家組。進入21世紀,為了給燃氣輪機生產提供技術指導,他與專家楊道剛合作編寫了《現代大功率發電用燃氣輪機》,完成了40萬字的計算機手稿。2006年又起草了《燃氣輪機的總體設計》,並擔任《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燃氣輪機篇主編人之一。林公舒一生與燃氣輪機結下了不解之緣,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他將一生心血灌注到燃氣輪機行業的發展,為我國燃氣輪機事業貢獻了自身的全部力量。
 
 梁秀珍 >> 返回頂端
梁秀珍,女,中共黨員,1945年8月出生,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總設計師。梁秀珍是汽輪機技術行業知名專家,在汽輪機公司工作的幾十年間,她參與了幾十種大小不等、種類各異機組的設計工作。1996年,她擔任設計研究所所長,通過與西屋公司聯合設計,成功開發了650MW核電汽輪機,解決了核電汽輪機特有的技術難點,並應用於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她作為空冷技術負責總師,牽頭完成了首台600MW直接空冷汽輪機研製,開發了適用於空冷機組的新型低壓缸模塊以及專用於空冷機組的高剛度高強度620mm末級葉片,采用全三維流場設計技術設計高、中、低壓通流,保證了機組高效穩定運行,成功應用於大同電廠600MW空冷機組,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並在後續超過百台該類型機組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李雅武 >> 返回頂端
李雅武,男,中共黨員,1963年4月出生,1986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在汽輪機公司經營處任職期間,他先後12次赴山西漳三電廠走訪,為公司300MW以上機組打入山西市場立下汗馬功勞;在公司營銷寒冰期,他通過多方努力取得了大慶宏偉自備電站的50MW背壓機、50MW雙抽機、100MW雙抽機的供貨合同,為公司營銷工作“破冰”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擔任科技部部長兼總師辦主任期間,他大力推行自動化辦公和數字化設計,使公司設計工作擺脫了圖板製圖,進入了計算機製圖時代;在擔任生產部長期間,通過他的努力,公司生產能力由每年400萬千瓦大幅提升至718萬千瓦,實際產能幾乎翻翻。在擔任副總工程師期間,他先後主持並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倡導並實現了基於激光跟蹤儀測量的“計算機總裝”技術,榮獲公司科技進步特別獎;攻克百萬超超臨界機組主調閥國產化改造難題,為公司節約大量成本;組織國內專家團對莊河電廠葉片斷裂事故進行評審,挽回了用戶的信任,保障了機組的出產,保留了汽輪機公司600MW等級汽輪機的製造資質。
 
 劉長江 >> 返回頂端
劉長江,男,中共黨員,1962年4月出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劉長江是船舶主動力裝置製造技術專家,曾攻克高壓汽缸加工、研製、齒輪氮化加工,Ⅱ級大齒輪焊接和加工,中硬齒麵齒輪配滾配磨、主減速器裝配等多項關鍵製造技術。他在摸索中逐步掌握了蘇聯5萬馬力蒸汽動力裝置的機組結構、修複技術、船上無圖主汽輪齒輪機組實船精裝技術,為國產機組的自主研製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儲備,為國產船舶動力裝置的製造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5項,國家專利3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在多個國家級學術團體擔任委員,被多個團會評為中國機械製造專家庫專家,是汽輪機公司重點工程領域技術“領軍人”。
 
 王紅海 >> 返回頂端
王紅海,男,中共黨員,1968年6月出生,1990年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總工藝師,兼任工藝部黨總支書記、經理。作為公司工藝專業總負責人,他主動分析前沿技術,牽頭國內刀具行業、汽輪機工藝製造行業多項重點項目,多次主持修訂公司工藝製造技術規劃,對技術工作進行分析總結,圍繞智能製造、燃氣輪機工藝研究、新型機組研製等方麵開展研究工作。他主持推進三維工藝技術、機床在線測量、自動補償加工功能,提升公司高效化、智能化水平,解決了紅套式內缸撓度測量、動靜中心控製、內缸與轉子整體紅套、支撐轉換等關鍵問題,推動高壓內缸整體模塊技術得到實現。他始終堅持務實作風,深入生產一線,解決老大難技術問題,牽頭完成了大葉片汽道變形、汽缸加工粗糙度問題等多項關鍵質量改進項目。他主持研究的《600MW超臨界汽輪機研製》獲2008年度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000MW新一代高效超超臨界汽輪機研製及應用》獲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呂振家 >> 返回頂端
呂振家,男,中共黨員,1965年12月出生,1988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總鍛冶師。呂振家是汽輪機材料和熱加工領域專家,從事汽輪機材料、焊接、表麵工程等熱加工工藝技術研究工作30餘載,他謙和精幹、愛崗敬業、敢於擔當,以不俗的業績成為公司熱加工技術的帶頭人。他組織完成多項熱加工科研技術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完成材料標準和體係優化、智能焊接、表麵工程技術研發和多項新工藝技術推廣;帶領材料、焊接、表麵工程等熱加工技術團隊,適應公司產品升級發展,解決超超臨界、核電、重點工程、燃機等項目設計和生產製造過程中多項重大難題,保證公司在汽輪機、燃氣輪機熱加工領域始終處於國內較高水平,並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為推動哈電集團汽輪機熱加工技術發展及行業技術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公司培養了許多材料、焊接、表麵工程等熱加工技術人才。
 
 董禮濤 >> 返回頂端
董禮濤,男,中共黨員,1972年1月出生,1989年8月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軍工分廠數控銑工、公司工會副主席(兼職)。董禮濤17歲參加工作,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27歲晉升高級技師,刷新了公司最年輕高級技師紀錄,曾獲第十三屆中華技能大獎、中央企業百名傑出工匠人才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工作30多年來,他先後完成120餘項技術攻關,獲得6項國家專利,為公司創造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他作為“董禮濤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帶領工作室成員成功完成了國產首台30MW燃壓機組、國產首台65萬千瓦核電汽輪機、國產首台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汽輪機以及國家重點工程主動力係統項目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他的事跡與水稻專家袁隆平一同被編入中國青少年教育叢書《共和國的建設者》,成為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李輝 >> 返回頂端
李輝,男,中共黨員,1970年8月出生,1989年參加工作,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現任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葉片分廠銑工。李輝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紮根一線從事汽輪機葉片加工工作,從一名普通技工成長為黑龍江省銑工狀元,現已取得技術成果130餘項,擁有國家專利15項,已授權7項,每年創經濟效益近800萬元,2021年獲得中華技能大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作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他充分發揮技術引領和輻射作用,帶領工作室完成創新課題310項,多名青工省市技能大賽中取得佳績,為公司培養青年技師近40人。
 
 劉公直 >> 返回頂端
劉公直,男,群眾,1936年2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劉公直在水輪發電機設計戰線上奮鬥了50年,曾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水電設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氣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旋轉電機標委會發電機分標委會顧問、水輪發電機及電氣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顧問。他參與了被業內譽為水電“五朵金花”中的“四朵金花”(水口、岩灘、五強溪、隔河岩)機組的設計與電站技術服務工作,推動了中國水電巨型空冷機組的發展,打破“每極容量”的設計的技術界限,提出了全新的設計思想,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空冷通風設計及計算方法。他負責組織並執筆修訂GB/T 7894-1987 《水輪發電機基本技術條件》及GB/T 7894-2001版本修訂,由他牽頭負責的《大型軸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的研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張漢聲 >> 返回頂端
張漢聲,男,中共黨員,1934年12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漢聲一生從事汽輪發電機設計製造工作,是我國600MW汽輪發電機的奠基人,曾獲得哈爾濱市勞動模範、全國“講理想、比貢獻”先進個人;先後被聘為黑龍江省電機工程學會旋轉電機專委會委員,全國旋轉電機標委會汽發分標委會委員。1988年,他主持了我國首台600MW汽輪發電機研發和優化設計工作;1993年,完成我國首台優化型600MW汽輪發電機試製,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家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成為我國600MW汽輪發電機的奠基人。他擔任主任設計師的我國首台雙水內冷型QFSS-200-2型汽輪發電機組研製獲國家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MW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獲得機械部科技新產品獎、黑龍江省科技大會優秀技術成果獎。
 
 裴永斌 >> 返回頂端
裴永斌,男,中共黨員,1964年4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全國勞動模範,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公司水電分廠車工。裴永斌從事車工工作36年,他精益求精、善於創新,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本領,被譽為“車工大王”和“金手指”,曾榮獲“中國質量工匠”“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稱號,事跡榮登中央電視台《大國工匠》專題片。他生產的彈性油箱是公司首批免檢產品,他帶領團隊累計生產4000多件彈性油箱,每一件都達到最高標準要求,從沒有出過一件廢品。2014年10月,裴永斌臨危受命,到“埃博拉”疫情重災區尼日利亞凱恩吉水電站進行產品搶修。他忍受著水土不服,每天加班加點,憑借高超技藝不僅提前完成了生產任務,還幫助水電站先後完成了發電機支架、水輪機螺杆、葉片起吊工具改造等多項工作。業主被他的勞模精神感動,深情地感歎道:“你讓我感受到了哈電員工的敬業精神,你不僅是中國勞模,同樣是非洲勞模!”
 
 李廣儒 >> 返回頂端
李廣儒,男,中共黨員,1930年7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黨委書記。在擔任廠工會主席期間,他組織開展全廠勞動競賽、生產攻關、技術革新,主抓國防工業尖端產品的研製;在擔任廠革委會副主任期間,他發動職工開展“雙革”活動,完成1700熱軋配套電機生產,填補國家空白;在擔任黨委書記期間,他組織領導企業全麵整頓和整黨運動並一次驗收合格,推動了企業升級達標;在擔任廠級調研員期間,他主抓了紅石、太平灣水電站發電機組任務,為確保電站整機進度,提前並網發電作出重要貢獻。他主抓產品創優和新產品的試製,新安江7.25萬千瓦機組獲國家機械工業優秀獎,葛洲壩12.5萬千瓦水電機組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他的領導下,哈爾濱電機廠多次榮獲省、市先進企業稱號。
 
 勵允鴻 >> 返回頂端
勵允鴻,男,中共黨員,1936年11月出生,曾任哈爾濱電機廠副總工程師、總工藝師。勵允鴻長期從事電機製造工作,曾參與中國第一台大型水電機組官廳水電站水輪發電機的試製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哈爾濱電機廠實現了600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國產化,而且能獨立研製與開發水火電雙300兆瓦機組,使公司有了自己獨特的生產流程與生產線。他成功實現汽輪發電機槽楔加工程序化,提高了槽楔加工質量和效率。他先後負責劉家峽、葛洲壩、白山、魯布革等水電站的工藝技術工作,為推動公司工藝技術管理作出重要貢獻。在他的努力下,1988年公司榮獲省級工藝突破口先進單位。他也連續3年被評為廠勞動模範。
 
 劉光寧 >> 返回頂端
劉光寧,男,中共黨員,1934年5月出生,1957年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光寧組織並參加了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水力試驗室的建設,葛洲壩、天生橋二級、清江隔河岩等電站水輪機的研製,葫蘆島濱海水電大件廠的籌建,三峽水輪機的前期工作和技術合作對外談判等重要工作;組織編製國家標準《水輪機基本技術條件》《水輪機通流部件技術條件》《水輪機、蓄能泵和水泵水輪機更新改造和性能改善導則》等技術文件。1982年至2001年期間,曾多次參加國務院、機械部組織的考察團赴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考察和商談技術合作事宜。1996年,作為大型軸流式水輪機研製的主要完成者,獲得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因大型軸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的研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劉慶河 >> 返回頂端
劉慶河,男,中共黨員,1963年7月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他參加工作後首先從事了多年的汽輪發電機設計、製造及現場事故處理工作,主持研發了300MW汽輪發電機,參加了1000MW、600MW、200MW、空冷50/60/135MW汽輪發電機的設計與製造;主持了汽輪發電機計算機輔助設計工作,在電機公司首次實現了產品設計的計算機繪圖,為全麵實現計算機輔助設計奠定了基礎;主持研發的新型隔音刷架、新型轉子端部結構及負序係統,轉子通風係統的改進、汽輪發電機端部振動等課題,填補了汽輪發電機的技術空白,為公司汽輪發電機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從2003年起從事水火電項目管理工作,組織建立起一套適應新形勢、有特色的項目管理體係和售後服務體係,帶領項目管理人員以創新工作贏得了用戶的好評,得到了集團及兄弟企業的認可;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貨款回收工作體製,在他的領導下十幾年來電機公司出色地完成了貨款回收和應收賬款工作,始終處於集團領先水平,為電機公司資金鏈的長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劉平安 >> 返回頂端
劉平安,男,中共黨員,1964年2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平安全麵負責公司水輪發電機的科研開發、設計、製造工藝及安裝調試等技術工作,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大型發電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電氣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貫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和大量的科研課題,主持製定電機公司水輪發電機技術發展規劃,負責電機公司產品設計評審、科研項目評審等,引領電機公司技術發展,為電機公司取得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巨型全空冷水輪發電機、大容量抽水蓄能發電電動機及新產品研發等方麵的技術突破作出了突出貢獻。
 
 王彥濱 >> 返回頂端
王彥濱,男,中共黨員,1962年2月出生,1980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王彥濱現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大電機專委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機專業委員會調相機學組委員、黑龍江省專家庫專家、哈電集團技術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始終以我國汽輪發電機技術進步為己任,站在汽輪發電機技術創新工作的前沿,推動公司新產品的開發、科研攻關、工藝攻關、重大產品研製等重要工作。他主持完成了多項火電重要產品的研製、產品改進、質量提升工作,在傳統火電市場飽和、企業亟需轉型升級的形勢下,他順應企業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帶領技術團隊經過大量的仿真、計算、分析等論證,組織完成20餘個技術專題,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台大型空冷新一代調相機,在內蒙古紮魯特特高壓換流站投運。在能源變革的曆史時期,帶領團隊又開發了100MVar高海拔快速反應的調相機和適用新能源的分布式50MVar小調相機。
 
 王建軍 >> 返回頂端
王建軍,男,中共黨員,1969年2月出生,1991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首席主任工程師。王建軍曾擔任哈電國際承建的第一個國外500KV輸變電EPC工程項目——蘇丹麥羅維輸變電項目總工程師、項目經理,帶領團隊不懈努力,曆經4年建設成功交付業主,為哈電國際在國際輸變電工程建設領域樹立了品牌,積累了業績,豐富了經驗,鍛煉了隊伍。2013年帶隊執行厄瓜多爾500kV超高壓輸變電項目。該項目包括多個變電站的建設、改造,以及287公裏雙回230kV輸電線路和611公裏500kV輸電線路,橫穿熱帶雨林、跨越安第斯山脈,施工戰線長,施工地形複雜,施工難度大的問題極為突出。他直麵風險挑戰,積極應對各種難題,先後解決了地勘、設計,材料運輸及儲配等問題,在當地相關法律及安建環各項要求下,精心做好施工組織,與業主緊密合作,解決路權等各種施工瓶頸,以保證施工進度,最終取得成功並順利投運、移交。
 
 張湧 >> 返回頂端
張湧,男,群眾,1962年12月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部首席主任主管。張湧從1985年進入哈爾濱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參加工作,到2004年來到國際公司,一直從事水電工程的設計和管理工作,先後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多國帶領團隊從事水電項目工程,見證了哈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世界各地不斷增強。2004年,他負責國際公司在越南的第一個水電項目——西山軸流轉漿式水電項目,曆時5年後獲得FAC最終完工證書,並與業主鬆達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為後續越南宣光混流式水電項目順利執行創造了條件。2012年4月,張湧作為項目負責人接手厄瓜多爾美納斯水電站總承包項目,2019年9月與業主簽署了臨時移交協議,該項目主要發電機設備,包括水輪發電機、勵磁、調速器等係統全部由哈電集團設計、製造、供貨,其他輔助係統設備均由中國廠商製造供貨,是“哈電配套”到“哈電製造”的典範工程。
 
 段騰飛 >> 返回頂端
段騰飛,男,中共黨員,1985年5月出生,2007年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火電第六事業部總經理、黨總支書記。段騰飛擔任“一帶一路”標杆項目——迪拜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經理,他帶領項目團隊克服境外種種艱難困苦,衝鋒在哈電集團“走出去、走上去”戰略發展的最前沿陣地。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他在項目管理中以黨建促生產,注重將基層黨建工作與推動項目執行進展緊密聯係,團結帶領黨員幹部和項目4000多名職工,充分發揮出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實踐磨礪廣大黨員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特別在疫情期間,他帶領項目團隊推進項目複工複產的同時不忘牢築項目防疫堡壘。目前,哈斯彥項目1號機組實現商業運行,2號機組實現雙燃料滿負荷發電,4台機組陸續完成一係列重大節點,切實做到了疫情防控與複工複產兩手抓、兩手硬。
 
 魏鵬 >> 返回頂端
魏鵬,男,中共黨員,1985年9月出生,現任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製造部焊工。魏鵬先後參與了三門、海陽、昌江、田灣等多台機組的汽水分離再熱器,C3C4、三門2#、K2K3機組蒸汽發生器,福清5#6#機組餘熱排出熱交換器及核二三級容器,K2K3機組PCS、PRS,世界首台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工程石島灣蒸汽發生器等重點項目的生產製造工作。在世界首台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工程石島灣蒸汽發生器的內件生產製造過程中,在主蒸汽管嘴與主蒸汽聯箱、主蒸汽管板與主蒸汽管嘴兩條鎳基合金全位置焊縫的手工氬弧焊封底工序中,該焊縫的焊接難度是世界性難題,他帶領幾名焊工,在經過反複的模擬實驗後,克服了一係列的困難,經過五天五夜的連續作業,終於完成了這兩條焊縫的氬弧封底工作,順利交給TIG焊焊接剩餘焊縫。最終經過表麵滲透檢測、超聲探傷檢測及射線探傷檢測一次合格,為該產品的順利交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提升焊接技術水平,並利用自己掌握的高超焊接技術,一次又一次地高質量的完成了產品的焊接工作,同時,他還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巧,製作小工裝、進行小發明,解決了焊接生產中的各種難題。青春總無悔,事業總神聖。魏鵬同誌,一名平凡的焊工,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熟能生巧,巧能生精,魏鵬同誌用自身成長積累的累累碩果為一線工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用不懈的弧光劃亮了無悔青春。
 
 楊立峰 >> 返回頂端
楊立峰,男,中共黨員,1963年3月出生,1986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動力裝備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立峰主要負責交直流電機製造工藝技術以及核主泵電機組製造工作,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他在引進、吸收、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過程中,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點和關鍵問題,達到或超過國內外先進水平,並取得了重大經濟效益,為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科技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十三五”期間,他成功完成300MW/1000WM核電軸封型核主泵電機組、AP/CAP核電屏蔽主泵電機、西氣東輸20MW級高速直聯變頻壓縮機驅動電機、80MW風洞用臥式變頻調速同步電動機、大型鋼廠用熱連軋變頻調速同步電動機等產品研製,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政治意義。2014年-2020年獲得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其中《核電站核主泵導葉的加工工藝》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李藏雪 >> 返回頂端
李藏雪,女,中共黨員,1966年11月出生,1988年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動力裝備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李藏雪長期從事電機的科研開發,理論水平高超,工作經驗豐富,承擔了多個國家重點項目科研攻關工作,是動裝公司電機專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帶頭人。她主持完成近百台套電機產品的技術開發和設計工作;引進、消化、吸收了日本三菱公司的異步電機係列技術;適應市場需求開發了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用爐水循環泵電機,完全替代進口,並出口印度、印尼等多個國家。她帶領團隊通過模擬設計,完成上萬頁設計資料,為安全局答疑500多條,取得了國家安全局頒發的百萬級軸封式和屏蔽式設計許可證,使動裝公司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百萬軸封式和屏蔽式核電主泵設計資質的公司。
 
 索文旭 >> 返回頂端
索文旭,男,中共黨員,1970年10月出生,1993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動力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工程師。索文旭一直從事核電項目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現為國家科技部技術專家庫成員,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核安全局技術專家庫成員。他帶領設計團隊開發出××Ⅲ/Ⅳ主泵屏蔽電機和××Ⅲ/Ⅳ主閘閥電傳動裝置;完成AP1000屏蔽主泵電機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主持國產化製造成功,使哈電動裝成為世界上第二家完全掌握大型核級屏蔽電機設計和製造能力的企業;完成國家重大專項課題CAP1400屏蔽主泵電機研製的關鍵技術攻關,成功研製出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屏蔽電機;作為軸封主泵國產化研製主要參加人,與團隊一起攻克了動壓機械密封國產化製造,打破了機械密封部套依賴進口的局麵,先後裝備了福清、方家山、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主持AP1000核電站大型海水冷卻泵電動機研製,首次研製出國內單機功率最大異步電動機,經過試驗考核達到設計規範書要求,為企業科技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鄒德寶 >> 返回頂端
鄒德寶,男,群眾,1971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參加工作,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現任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副總師、主氦風機設計室主任。他主持研發的主氦風機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的核心設備。高溫氣冷堆是當今世界上最新型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先進核反應堆,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核技術。主氦風機的研製成功,解決了高溫氣冷堆技術瓶頸,有力推進和保障了國家重大專項實施。2020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為了保障石島灣核電站工程進度,他毅然奔赴工地現場,成為哈電“疫情逆行者”中的一員,全力配合現場總裝、調試,得到了石島灣核電公司、中核能源、清華大學的充分肯定和好評。他主持研發的核用1E級K3高、低壓係列電機,成功解決了我國研製核電站噴淋泵、安注泵、輔助給水泵、上充泵、重要廠泵、設冷泵等核二級泵的技術瓶頸,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外匯,為公司贏得近億元訂單。
 
 常顏芹 >> 返回頂端
常顏芹,女,中共黨員,1967年1月出生,1987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副總師、標準化室主任。常顏芹多年來從事標準化設計工作,她勤奮敬業、主動擔當,在企業標準化工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製修訂等各項工作中得到了上級主管單位和同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主導製定的標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成為行業的知名標準化專家。她主導製定了電機行業35項團體標準,使佳電股份成為本專業領域標準的領跑者,有效提高了公司標準化水平,推動了產品質量的全麵提升。在公司極致降本活動中,她完成了電機產品零部件進行通用化設計攻關,提高了公司產品零部件通用化水平,縮減了大量零部件品種規格,減少了設計和製造過程中的重複勞動,同時大幅降低了采購成本,效果十分突出。
 
 孫樹林 >> 返回頂端
孫樹林,男,中共黨員,1938年11月出生,1963年參加工作,曾任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設計師兼屏蔽分廠技術廠長。在我國從事屏蔽電機、屏蔽電泵設計和研發領域的人員中,孫樹林是從事這一領域時間最早(參與國產第一台屏蔽電機研發)、曆史最長(至今已有50年)、取得科技成果最豐碩的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他先後榮獲黑龍江省科技貢獻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主持設計研製的屏蔽電機、屏蔽電泵重大新產品中,有許多是國內首創、填補國家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還有許多是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壟斷、滿足國家急需的。他主筆起草製定了兩部國家專業標準,為我國屏蔽電機、屏蔽電泵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王金財 >> 返回頂端
王金財,男,中共黨員,1965年6月出生,1990年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衝剪車間黨支部書記、主任。王金財多年從事冷衝壓工藝技術創新工作和車間生產管理工作,在國內同行業衝壓自動化領域起引領作用,具有較高的理論學術水平和科研實踐經驗。在工作中他堅持“尊重知識、實事求是、精益求精、行勝於言”的行為準則,積極運用新思維、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去研究和解決問題,以科學態度和敢於實踐的精神,向行業前沿領域發起挑戰,影響和團結周邊同事奮勇拚搏,解決同行業如矽鋼片同板差引起的鐵芯菱形、鑄鋁轉子軸孔不齊等諸多卡脖子問題。2016年,在公司內首個推廣實施“生產信息係統”,提升車間整體工作效率,實現了降低運營成本的預期目標,為公司創新思維、改進現有的管理模式打開了一個突破口。2017年,隨著公司“5+1”自動化戰略的實施,他大力推行自動化操作,免除人工上料,徹底解決同行業自動化改造不徹底的現狀,紮實推進了公司自動化改造目標。
 
 鄒本連 >> 返回頂端
鄒本連,男,中共黨員,1953年2月出生,1969年參加工作,黑龍江省勞動模範,曾任哈電集團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鄒本連是一名擁有極佳口碑的親民好幹部,他的領導宗旨永遠是和職工打成一片,在長達40年的工作曆程中,他嘔心瀝血,奮勇拚搏。他組織引進日本岡野AVA閥門生產技術,完成我國首台30萬、60萬電站閥門以及全量型安全閥生產,解決了數十個生產技術難關,推廣應用了十餘項技術革新,替代了進口,並完成了我國首台大型電站鍋爐的閥門試生產組織工作;在重點工程項目上實行網絡計劃管理,如出口巴基斯坦的12萬噸油爐項目克服出產周期短、任務負荷大困難,把整機配套閥門完全控製在網絡計劃中,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按期出產;領導科研部門完成了30萬、60萬鍋爐配套閥門進行更新換代項目等八項科技課題。
 
 萬勝軍 >> 返回頂端
萬勝軍,男,中共黨員,1971年1月出生,1993年參加工作,現任哈電集團哈爾濱電站閥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萬勝軍是哈電集團技術專家、省傑出青年獲得者、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全國電力行業電站閥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得中國機械科學技術特等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他先後承擔並完成13項國家、省、市科研課題,解決多項“卡脖子”技術問題。2013年,他組織完成超(超)臨界二、三類關鍵閥門研製,通過國家能源局技術鑒定,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完全替代進口,批量用於句容等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及以下火電機組。2015年至2021年,他組織完成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汽水分離再熱器配套臥式MSR先導式安全閥、立式MSR先導式安全閥研製,產品將替代進口用於陽江核電廠和惠州核電廠。他還組織完成了590度熔鹽安全閥、調節閥、截止閥、蝶閥等高端閥門研製,產品已替代進口用於德令哈、海西州等光熱發電機組和熔鹽儲能項目。
 
首頁 | 集團概況 | 信息中心 | 主營業務 | 研發實力 | 企業文化 | 社會責任 | 黨群工作 | 人力資源
黑ICP備06000101號 | 收藏本站 | RSS訂閱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哈爾濱市鬆北區科技創新城創新一路1399號 郵編: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訪客

黑公網安備 23010902000451號